新東糖廠曾是臺東民間經營的紅糖製造廠,於民國80年結束營業生產後,
在臺東縣政府輔導下積極地轉型為「都蘭紅糖文化園區」,將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,
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,
提供地方部落、文化藝術團體演出場地,
這裡已成為東臺灣藝術工作者交流、展演的舞台,未來還有許多可以開發及經營的空間。
還沒進入糖廠 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巨大高聳的糖廠煙囪
新東糖廠鑑於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
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經遭到盟軍砲彈轟炸
雖然已經廢棄多年 但幸運的仍保留結構晚整的木造房舍辦公室 升旗檯 和工廠
(有些資料摘自網路)
舊糖廠閒置的建築改建成這間好的擺手創創意藝術小店
裡頭賣的全是素人藝術家們的精心設計的藝術品,
以及許多值得細細聆聽的音樂創作CD,
店內店外都有精心設計的擺設和塗鴉~
舊時的辦公室也改建為懷舊的咖啡屋
當天因為下起小雨 還帶著毛孩和小人們
就沒進去好好拍個照 懷舊復古的建築很是可惜啊~~~
懷舊的老房子 本身的存在就是個故事
這兩位好像在罰站~噗
其實是很仔細地在研究美人魚
很有原住民風味的塗鴉
在這裡每個建築物 都出滿著藝術的氣息
漫步其中 很適合放慢腳步
在這裡慵懶的度過一個下午
對木造房子特別有感覺
盤根錯節的老樹顯得好有味道
在這裡吹了微微涼風 三五好友在此聊天
人生啊~~多愜意
在這邊跨年應該很嗨吧~~~
來到都蘭糖廠 真的會慢慢地停下腳步
開始學著慢~~
雖然我們這天是快閃
其實下著細雨 也別有一番滋味
只是帶著小人和毛孩(重點是小人) 實在很難細細品嘗這裡的美
在都蘭糖廠入口處 有間都蘭小房子
販賣著以天光左悠閒慵懶的早午餐
在網路上找到都蘭小房子的簡介:
簡單的建築語言是都蘭小房子的特色
由老舊地磅站所改建,沒有招牌,沒有室內座椅,
開放的吧臺完全瞧見女主人在廚房裡的所有動靜,
各地來的旅者齊聚聊天,大家都是好朋友。
挑個好日子,坐在藍天白雲下,配著海風,來一頓豐盛的輕食。
我們在這裡點了輕食和咖啡
五枚可愛吱吱啊~~~
朵拉的六歲生日在這裡完美地畫上句點
雖然朵拉的眼睛情況不佳
朵拉很努力的在適應了 現在適應的越來越好
所以我們看著很心疼 可是還是要接受並且改變
不管怎麼樣
我們只求健健康康 平平安安的就好啊~~~~~